距離(li)春節還(huan)有(you)半個多(duo)月的時間,不(bu)少市民已經(jing)開(kai)始大掃除,清理出了(le)一些(xie)(xie)廢品(pin)(pin)(pin)(pin)(pin)。這些(xie)(xie)廢品(pin)(pin)(pin)(pin)(pin)該咋處理,卻讓人有(you)些(xie)(xie)頭疼(teng),扔掉(diao)可惜(xi),想(xiang)賣(mai)卻找不(bu)到(dao)收廢品(pin)(pin)(pin)(pin)(pin)的人。2月1日,記者了(le)解到(dao),我市從(cong)事(shi)廢品(pin)(pin)(pin)(pin)(pin)收購的“破爛王”,多(duo)來(lai)自外(wai)地,由于(yu)目(mu)前廢品(pin)(pin)(pin)(pin)(pin)收購價格不(bu)是很理想(xiang),生(sheng)意越來(lai)越難做(zuo),有(you)些(xie)(xie)人一天(tian)做(zuo)不(bu)了(le)幾單生(sheng)意,不(bu)得不(bu)提(ti)前關門歇業。
市民
廢品找不到人收
家住高新區華安東方明珠小區的郭女士將家里的衛生收拾了一下,清理出一些廢品,本打算賣給小區里的廢品收購商,但打了幾遍電話都沒打通,后來得知那位師傅已經回家過年了。郭女士說,她沒有其他廢品收購師傅的電話,自己拉去賣也賣不了多少錢,還不夠麻煩的,干脆全扔了。
2月1日,記者來到城區玄武東街與鳶飛路交叉口北側的一處廢品收購站,市民于先生正在這里賣廢品。他告訴記者,前段時間家里打掃衛生,清理出來不少廢品,他拉過來賣了。“雖然麻煩點,但價格更高一些。”于先生說。
不少市民表示,年底本應該是廢品收購最火爆的時候,但奇怪的是,怎么都見不到收廢品師傅的身影。有的電話都打不通,有的收購時挑挑揀揀,假如廢品數量不多,他們都懶得上門。
廢品收購商
轉一天收不滿一車
有些市民想賣廢品時,聯系不上廢品收購師傅,而有些廢品收購師傅想趁春節前的旺季多收購點廢品,可轉悠來轉悠去,一天下來卻連一車都收不滿。
當天下午,記者在奎文區泰華領域,遇到了正在整理一攤廢紙殼的廢品收購師傅張朋森。他指著空蕩蕩的車子說,轉了一上午都沒收到點廢品,要不是下午收了這些,這一天就白干了。
對張朋森來說,這種情況已成了常態,運氣好的時候,可以收到一點廢紙殼、舊報紙之類的廢品。運氣差的話,可能一天都收不到什么東西。“賣廢品的人越來越少,我們根本就收不到多少廢品。”張朋森說,臨近春節,廢品收購站對廢品收購要求非常嚴格,啤酒瓶之類的廢品根本不收,就廢紙殼、舊報紙之類的廢品最好賣。但這類廢品,有時候忙活一天都收不到多少,一斤賺一兩毛錢,一天根本賺不了幾個錢。
在玄武東街與鳶飛路交叉口附近收廢品的袁增貴表達了同樣的無奈,一天下來能收滿一車廢品就非常不錯了,更多時候,忙活一天一車都收不滿。
記者調查
廢品價格降低,酒瓶易拉罐等部分廢品難賣
提到如今的廢品回收生意,干這一行11年的張朋森特別無奈。他說,最近幾年生意越來越難做,很多同行早就提前放假回家忙年了,還有一些干脆轉行了。
自2009年以來,整個廢品收購行業越來越不景氣。從價格來看,常見的廢紙、易拉罐、酒瓶、廢鐵、廢銅等價格都很低,廢紙最差的時候跌到了兩三毛錢一斤。今年廢紙價格漲上來了,一斤七毛錢左右,但其他廢品的價格依舊很低。如酒瓶、易拉罐、廢鐵等,即便回收了也很難賣出去,因此很多廢品收購師傅都拒絕收這些廢品。
廢品收購師傅李玉順說,這幾年廢品收購價格一直不高,2008年左右,廢鐵的收購價格一斤能達到兩元錢左右,如今價格跌到了每斤六七毛錢,很多廢品回收站還不收。“四五年前,一天能賺個百八十元,可現在一天下來掙個二三十塊錢,月收入過千就算不錯了。”李玉順說。
廢品價格降低,直接影響就是收貨變困難了。袁增貴說,現在,大家都知道廢品便宜,賣一堆廢品可能就賣幾元錢,大家都不愿意惹這個麻煩了。“我們現在到居民小區里去,經常到垃圾桶里看看,說不定還能淘到不少可以回收的廢品。”袁增貴說,很多市民沒時間賣廢品,也不攢著了,有了直接就扔垃圾桶。
廢品收購已沒有旺季,不少回收站提前歇業
當天,記者在城區走訪看到,臨近春節本應是廢品回收的旺季,但廢品回收站的生意卻冷冷清清,只有零星幾個人來賣廢品,部分廢品回收站甚至已提前關門歇業。
當天上午10時許,記者來到位于玉清東街與虞河路交叉口北側的一處廢品回收站,看到這里大門緊閉,鐵將軍把門,記者等了很長時間都沒人來開門。
在玄武東街與鳶飛路交叉口北側的一家廢品回收站,偶爾還有廢品收購師傅過來賣廢品。收購商孫女士告訴記者,她做這一行已經七八年了,最近幾年的生意越來越難做,很多同行已經提前關門歇業了,她也打算這幾天就關門,收拾收拾回家過年。
孫女士說,以前都說到了年底是廢品收購的旺季,但如今幾乎已經沒有了廢品收購旺季這樣的說法,主要是本身廢品的價格很低,“破爛王”們都賺不了幾個錢。“很多市民可能等到過了小年以后才想起來賣廢品,但到那時候根本就找不到廢品收購師傅了。”孫女士說。
她告訴記者,目前上游同樣在削減收購量,他們這些廢品回收站一旦收多了,如果上游突然停業了,他們就只能把廢品寄存在站上,萬一春節放鞭炮火星濺進來,有可能就全給燒沒了,風險太大。
“我們打算再干個兩三天,把站里積存的廢品賣賣,空空場子就停業回家忙年了。”孫女士說。
上游行業影響廢品回收,小區承包商壓價格
以往火爆的廢品回收,為何會演變成現在這樣的窘境?采訪中,一些廢品收購商也談到了廢品回收生意越來越差的原因。在鳶飛路上經營著一家廢品回收站的劉光榮說,他們收購來的廢品基本都是送到上游,最后運到工廠里進行再加工,制成工業原料進行銷售,本來是一條完整的循環鏈。但最近幾年,受整個大經濟環境的影響,鋼、鐵、銅、PVC塑料等工業原材料價格都出現了下降,導致了這些廢品回收價格的下降。
劉光榮說,最近幾年制造業對原料的需求量減少,導致原材料價格下跌比較明顯,直接影響到了廢品回收的價格。以前啤酒廠都回收舊酒瓶,進行沖洗消毒后再次使用。但如今很多酒廠都不要舊酒瓶,因為清洗消毒的費用高且不安全,導致現在酒瓶子基本不再進行回收了。
此外,記者了解到,目前很多小區為了便于管理,都把廢品收購生意固定地包給某一個廢品回收師傅。在廢品收購整體比較低迷的當下,廢品回收師傅要想賺錢,只能把收購價格往下壓,從中賺取一點差價,這讓原本就不高的廢品回收價格變得更低。“以前大家都還有攢破爛賣錢的習慣,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賣廢品的錢還不夠麻煩的,干脆直接把廢品當垃圾扔了,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廢品收購師傅收不到廢品的尷尬局面。”孫女士說。
有業內人士表示,回收廢品比較耗費人工和成本,再加工同樣需要耗費成本,假如直接使用原材料和對廢品回收利用的造價相差不多,可能會間接導致廢品回收行業越來越萎靡。